矮化观点不明确,什么树形都密闭
目前,国内的苹果树形已基本形成几个类型,大致可以分三类:第一类是5 米行距的小冠疏层形,下部三大主枝,上部纺锤形;第二类是4 米行距,大都是自由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;第三类是3 米行距或更密的,多为细长纺锤形或主干形。
这几种树形,目前大多数都处于密闭状态。除极少数矮化观点明确的管理者外,大多数不能优质丰产。由此产生了两种错误倾向:
1 定植由密变稀。陕西西北部不少乡村的果农原来定植株行距是2 ×4米,现在要定植3 ×5 米。问其原因,回答是2 × 4 米已密闭,栽稀点,几年内不会密闭,果树主管部门也如此说。
2 定植时就做好了密闭准备。种一株主干形,密闭后再去除,再种一株开心形,密闭后再回缩。准备如此维持几十年。
导致以上两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有:
1 顺水推舟,不分析原因。大家都密闭,再种就要稀。稀了也密闭,挖掉就更稀。看你再密闭,再挖树更稀。
2 对矮化观点及矮化方法不学习、不实践。老观念根深蒂固。新树形、老方法概念不清。
3 新树形、新方法心里有数,但怕麻烦,工作粗放。
4 心里明,主意不坚定。有人说这不对,就半途而废。
利用自然,是指地下生草培肥地力稳定根系,畅通行间通风透光,树上基本不剪,少量管理稳势成花,利用自然成形动力,改变枝条角度,自然矮化(如中干促生小健壮枝,前端成顶花芽结果,自然下垂,自然矮化)。
立体结果,是指强中干密生枝(密生在中干上的健壮小枝),结果下垂,短枝多。 山西平陆县张村镇关智全种植的株行距1 × 1· 2 米、密植15年生乔化红富士苹果树,运用果树辨证管理技术,树高不足3 米,中干上的芽全部促生小枝,长短相间,围绕中干结果,连年丰产,2004 年亩产22800 斤商品果。 陕西省渭南南垣大面积采用“全保主干形”立体结果,树形改造两年后行间通畅,多年不密闭。陕西省蒲城县果农在全保公司推广指导下,应用辨证管理理论改造密闭苹果园和梨园,在2005 年华北普遍苹果树不开花的灾年,显示出独特的稳产效果,反响很大。
适度密植,是指在果树辨证管理理论的指导下,苹果树不论什么品种,一律定植3 米行距,1 米株距,干高2·5 米左右,横向枝不超过40 厘米,连年稳产高产,行间使用机械操作,株间能过人。
早果丰产,是指要想果树不密闭,必须早产,以果压冠。一年植树,两年挂果,三年株产30 斤左右,第四年进入盛果期。这叫有力结果,无力生条,短枝满树,避免密闭。果树是生长性植物,需要及时调整上下内外的生长关系,才能保证在盛果期树冠不扩大,稳定结果。
树立榜样,全面推广。只有在各地树立矮化管理的成功示范园,果农才能看到希望,跟着去学。1984 年乔化富士品种高密度栽培,利用辨证管理技术在山西省平陆县东坡村试验成功后,经《果农报》宣传推广,十几万人参观,其中不少优秀果农看后回家就干,边干边学,不懂就问,效果明显。
山西省万荣县光华乡薛胜宣,一直按矮化理论管理,密度很大,未见密闭。但也有人只看表象,不究内因,根本没把矮化观点放在心上,去了一看就“懂”,结果一做就错,导致周围的人跟着干,跟着错。这些教训是深刻的,应引起广大果农注意。
根据各地果园管理情况,为使大家不再犯密植稀管、分段间伐和大面积砍树的错误,请关注辨证管理的理论核心,是“树形紧凑顶芽多,枝枝见光稳产果”,这与日本永田正夫所讲“在单位空间里大量着生优质顶芽,使之成花”的道理相同。
矮化并不是树形越小越好,而是在保证光照的前提下,枝要密(优良结果短枝)、亩枝量要大、树要小、工作要方便、果量要大(在保证优质果的前提下,以势定果,势强果要多,势弱果要少)。